爱游戏官网和马竞达成合作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、指导思想 爱游戏官网和马竞达成合作秉持培养“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”为培养理念,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社会责任意识、沟通能力和领导力、批判性思维能力、分析能力、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,并掌握扎实的经济学核心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 培养方案体现出“经济理论、历史比较和量化分析”的思想,坚持和加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的学习,强化数理基础和经济数据量化分析,加强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教学。坚持以学生为本,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因材施教、分类培养;加强基础教学,拓宽学生专业口径,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,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创新型人才。 二、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三、培养要求 以本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《爱游戏官网和马竞达成合作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总则》为基。咀ㄒ蹈鞣较蜓Ω么锏揭韵伦ㄒ等瞬殴娓褚: (1)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、健康的身心体魄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; (2)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,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,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专业英文知识; (3)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; (4)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专业知识,掌握和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; (5)掌握国家的经济方针、政策和法规,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; (6)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前沿进展; (7)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、经济理论分析以及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 (8)具有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。 四、培养计划 (一)经济学专业(基地班) 培养计划具体参见附件。其学分、学时分配情况大体如下: 表1 学分、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| 学分/学时 | 占总学分百分比 | 必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54学分/864学时 | 小计 127 | 34.84% | 小计 81.94% | 学科共同课 | 15学分/240学时 | 9.68% | 专业课 | 22学分/352学时 | 14.19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9学分/144学时 | 5.80% | 第二课堂、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| 27学分/432学时 | 17.42% | 选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14学分/224学时 | 小计 28 | 9.03% | 小计 19.16% | 学科共同课 | 10学分/160学时 | 6.45% | 专业课 | 4学分/64学时 | 2.58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0学分 | 0% | 毕业要求总合计 | 155学分/2480学时 | 100% |
表2 培养方案中课程与知识领域对应情况见以下矩阵图: 专业目标 | 知识领域 | 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| 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| 工具性知识。指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、数据库使用、文献检索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。 | 《数学分析Ⅰ、Ⅱ、Ⅲ》、《高等代数I、II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课程。 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模块课程,包括《机器学习》、《大数据经济学》、《计算机编程》、《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》等课程。 | 专业性知识。主要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。 | 经济学开设系列梯度课程,《中级微观经济学》和《中级宏观经济学》,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》,高年级学生开设《高级微观经济学》;《计量经济学》、《经济学思想与方法》、《经济史》等。 《金融学》、《国际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等。 | 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。 | 《哲学》、《历史》、《文学》、《英语》以及关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类课程。 | 管理与法律知识。管理学知识是公共管理、工商管理等知识;法律知识是指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的民商法学、经济法、税法等知识。 | 《经济法概论》、《法律基础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财务会计》等。 | 深厚的数理基础、良好的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基础知识。 | 开设《政治经济学Ⅰ、Ⅱ》,开设《经济思想史》、《经济史》等课程。 要求修读数学第二学位,开设《常微分方程》、《实变函数》等课程。 |
(二)世界经济方向 表3 学分、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| 学分/学时 | 占总学分百分比 | 必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54学分/864学时 | 小计 126.5 | 34.07% | 小计 79.81% | 学科共同课 | 15学分/240学时 | 9.46% | 专业课 | 22学分/352学时 | 13.88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8.5学分/136学时 | 5.36% | 第二课堂、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| 27学分/432学时 | 17.03% | 选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14学分/224学时 | 小计 32 | 8.83% | 小计 20.19% | 学科共同课 | 10学分/160学时 | 6.31% | 专业课 | 8学分/128学时 | 5.05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0学分 | 0 | 毕业要求总合计 | 158.5学分/2536学时 | 100% |
表4 培养方案中课程与知识领域对应情况见以下矩阵图: 专业目标 | 知识领域 | 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| 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| 工具性知识。指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、数据库使用、文献检索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。 | 《数学分析Ⅰ、Ⅱ、Ⅲ》、《高等代数I、II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课程。 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模块课程,包括《机器学习》、《大数据经济学》、《计算机编程》、《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》等课程。 | 专业性知识。主要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。 | 经济学开设系列梯度课程,《中级微观经济学》和《中级宏观经济学》,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》,高年级学生开设《高级微观经济学》;《计量经济学》、《经济学思想与方法》、《经济史》等。 《金融学》、《国际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等。 | 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。 | 《哲学》、《历史》、《文学》、《英语》以及关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类课程。 | 管理与法律知识。管理学知识是公共管理、工商管理等知识;法律知识是指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的民商法学、经济法、税法等知识。 | 《经济法概论》、《法律基础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财务会计》等。 | 具有国际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,掌握世界经济的理论进展。 | 开设《国际商务》、《跨国公司管理》等课程。 |
(三)劳动经济方向 培养计划具体参见附件。其学分、学时分配情况大体如下: 表5 学分、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| 学分/学时 | 占总学分百分比 | 必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54学分/864学时 | 小计 126.5 | 34.50% | 小计 80.83% | 学科共同课 | 15学分/240学时 | 9.58% | 专业课 | 22学分/352学时 | 14.06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8.5学分/136学时 | 5.43% | 第二课堂、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| 27学分/432学时 | 17.25% | 选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14学分/224学时 | 小计 30 | 9.06% | 小计 19.17% | 学科共同课 | 10学分/160学时 | 6.5% | 专业课 | 6学分/96学时 | 3.88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0学分 | 0% | 毕业要求总合计 | 156.5学分/2504学时 | 100% |
表6 培养方案中课程与知识领域对应情况见以下矩阵图: 专业目标 | 知识领域 | 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| 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| 工具性知识。指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、数据库使用、文献检索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。 | 《数学分析Ⅰ、Ⅱ、Ⅲ》、《高等代数I、II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课程。 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模块课程,包括《机器学习》、《大数据经济学》、《计算机编程》、《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》等课程。 | 专业性知识。主要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。 | 经济学开设系列梯度课程,《中级微观经济学》和《中级宏观经济学》,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》,高年级学生开设《高级微观经济学》;《计量经济学》、《经济学思想与方法》、《经济史》等。 《金融学》、《国际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等。 | 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。 | 《哲学》、《历史》、《文学》、《英语》以及关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类课程。 | 管理与法律知识。管理学知识是公共管理、工商管理等知识;法律知识是指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的民商法学、经济法、税法等知识。 | 《经济法概论》、《法律基础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财务会计》等。 | 从事劳动人事管理的专业知识。 | 开设《劳动经济学》、《人力资源管理》等课程。 |
(四)数理经济方向 表7 学分、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| 学分/学时 | 占总学分百分比 | 必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54学分/864学时 | 小计 130.5 | 34.07% | 小计 82.33% | 学科共同课 | 15学分/240学时 | 9.46% | 专业课 | 22学分/352学时 | 13.88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12.5学分/200学时 | 7.89% | 第二课堂、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| 27学分/432学时 | 17.03% | 选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14学分/224学时 | 小计 28 | 8.83% | 小计 17.67% | 学科共同课 | 10学分/160学时 | 6.31% | 专业课 | 4学分/64学时 | 2.52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0学分 | 0 | 毕业要求总合计 | 158.5学分/2536学时 | 100% |
表8 培养方案中课程与知识领域对应情况见以下矩阵图: 专业目标 | 知识领域 | 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| 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| 工具性知识。指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、数据库使用、文献检索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。 | 《数学分析Ⅰ、Ⅱ、Ⅲ》、《高等代数I、II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课程。 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模块课程,包括《机器学习》、《大数据经济学》、《计算机编程》、《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》等课程。 | 专业性知识。主要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。 | 经济学开设系列梯度课程,《中级微观经济学》和《中级宏观经济学》,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》,高年级学生开设《高级微观经济学》;《计量经济学》、《经济学思想与方法》、《经济史》等。 《金融学》、《国际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等。 | 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。 | 《哲学》、《历史》、《文学》、《英语》以及关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类课程。 | 管理与法律知识。管理学知识是公共管理、工商管理等知识;法律知识是指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的民商法学、经济法、税法等知识。 | 《经济法概论》、《法律基础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财务会计》等。 | 较为深厚的数学基。垂ザ裂芯可纬桃约按邮戮醚芯康於己没。 | 《常微分方程》、《实变函数》等课程。 |
(五)数量经济(中外)方向 培养计划具体参见附件。其学分、学时分配情况大体如下: 表9 学分、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| 学分/学时 | 占总学分百分比 | 必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54学分/864学时 | 小计 130.5 | 34.07% | 小计 82.33% | 学科共同课 | 15学分/240学时 | 9.46% | 专业课 | 22学分/352学时 | 13.88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12.5学分/200学时 | 7.89% | 第二课堂、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| 27学分/432学时 | 17.03% | 选修课 | 通识教育课 | 14学分/224学时 | 小计 28 | 8.83% | 小计 17.67% | 学科共同课 | 10学分/160学时 | 6.31% | 专业课 | 4学分/64学时 | 2.52% | 个性化培养课 | 0学分 | 0% | 毕业要求总合计 | 158.5学分/2536学时 | 100% |
表10 培养方案中课程与知识领域对应情况见以下矩阵图: 专业目标 | 知识领域 | 本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 | 培养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,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。炝氛莆障执醚Ю砺酆头治龇椒,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;熟悉人文、数理学科,知识面较宽,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;学生毕业后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企事业从事经济分析、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。 | 工具性知识。指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、数据库使用、文献检索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。 | 《数学分析Ⅰ、Ⅱ、Ⅲ》、《高等代数I、II》、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课程。 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模块课程,包括《机器学习》、《大数据经济学》、《计算机编程》、《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》等课程。 | 专业性知识。主要包括经济学类专业的基本知识、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。 | 经济学开设系列梯度课程,《中级微观经济学》和《中级宏观经济学》,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》,高年级学生开设《高级微观经济学》;《计量经济学》、《经济学思想与方法》、《经济史》等。 《金融学》、《国际经济学》、《货币银行学》等。 | 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。 | 《哲学》、《历史》、《文学》、《英语》以及关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通识类课程。 | 管理与法律知识。管理学知识是公共管理、工商管理等知识;法律知识是指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的民商法学、经济法、税法等知识。 | 《经济法概论》、《法律基础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管理学》、《财务会计》等。 | 全面地掌握各种定量分析工具的人才。 | 开设《金融计量学》,《常微分方程》、《应用计量学》、《应用时间系列分析》等课程。 |
五、成绩考核 按教学管理条例进行各门课程考核,考核合格,给予相应的成绩。各门课程分别记载学分、成绩与绩点。 爱游戏官网和马竞达成合作重视对课程的考核和管理,强调全程和多样化的考核,在总评成绩中,不但有期末成绩,还要有期中考试、平时测验、作业和考勤,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一般占到50%至60%,平时成绩(包括期中考试、平时作业、考勤)占比为40%至50%。 六、实践与科研 实践含实习、社会实践、实验,共27学分,约占总学分比例为17%。 七、学制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,获得相应的学分,并符合各项要求者,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,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经学位委员会审批合格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。 |